今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那么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工作?8月7日,和平街街道召开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2020年工作会,坚持党建引领,动员社会力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采取“党建引领+居民共治+专业支撑”模式,组建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每天轮流值班;与社会单位签订承诺书;同辖区学校联合启动“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从小做起”活动;组建垃圾分类宣讲团等形式,把各方力量凝聚起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落地见效。
动员社会力量 多方联动共同参与
会议当天,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马秀文传达市区两级关于垃圾分类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随后工委副书记张小洁部署地区“关于坚持党建引领动员社会力量推进垃圾分类的实施方案”。
和平街计划从强化组织体系引领、强化党员示范带动、强化重点工作带动、强化社区自治带动四方面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此次党建协调委员会旨在营造全民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指导辖区内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督促检查健全垃圾分类管理制度,落实垃圾分类桶站配置,签订垃圾分类收运合同,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等方面落实情况,教育引导员工做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细化垃圾分类措施,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落实落地;协调指导国有企业率先垂范做好自身垃圾分类,积极支持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督促国有物业服务企业要充分发挥垃圾分类主体责任,树立一批行业标杆。会上,辖区单位代表首华物业、中日友好医院现场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
会上,街道正式宣布组建垃圾分类宣讲团,并宣读名单,颁发聘书。接下来将组织开展巡讲,重点围绕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相关知识、标准和规范等内容进行宣讲,扩大宣讲覆盖面。
和平街街道组建地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会议现场为志愿队伍授旗,同时启动15个地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工作,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垃圾桶站负责人派发上岗“服务包”。“服务包”中内容服务,包括消毒湿巾、毛巾、药皂、风油精、雨伞、口罩、手套等物品,为他们日常服务提供所需物品。
据悉,街道成立“党建引领垃圾分类社会动员工作组”,建立街道领导包片、街道干部包社区、社区干部包小区、党员和志愿者包桶站的机制,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职责,定期研究解决问题,确保垃圾分类各项工作落实,形成党建引领垃圾分类的整体合力。同时,加强综合协调,实现“组织推动全覆盖、党员群众全参与”的目标。
小手拉大手 垃圾分类齐动手
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各专委会要广泛动员社区力量、居民群众参加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为了进一步发挥群团力量,社区党组织进行深入动员,发动社区居民争当志愿者,街道工青妇等要重点组织动员,学生、妇女、青年等参加志愿者队伍中来。
依托“双报到”、主题党日、党员联系户等机制,社区组织党员开展“敲门行动”,“一对一”入户上门宣传引导。同时,利用好大、中、小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契机,通过组织开展团员社区报到、“小手拉大手”等垃圾分类主题活动,积极践行垃圾分类、参加桶前值守、带动身边人和家庭成员参与垃圾分类,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引领整个社会”良好氛围。
此外,街道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工作优势,将垃圾分类主题纳入“最美职工”“最美家庭”等示范评选活动,发动“社区青年汇”“市幅志愿服务队”“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等志愿服务力量参与垃圾分类。据悉,垃圾分类将纳入“爱国卫生运动”和“周末大扫除”活动,将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五定为“爱国卫生运动日”,街道机关、社区、地区单位建立的垃圾分类党员志愿先锋队,在做好本单位垃圾分类示范引领工作基础上,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周末大扫除等各类志愿活动,助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建立志愿者队伍“盯桶” 指导居民精准投放
以党建为引领,聚焦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的难点、痛点问题,发挥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在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作用,社区广泛动员,组建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当好“守桶人”。每天早6点至8点、晚18点至20点,正是大家吃早、晚饭的时间,也是大多年轻人上、下班的时间,党员们放弃自己做饭吃饭时间,走到垃圾桶前上站岗指导,面对面指导居民精准分类投放垃圾。同时,有序动员和组织报到党员、团员青年、志愿者、文明引导员、驻区单位干部职工、社区工作者、社区党员、网格员、街巷长、楼门院长以及居民群众等参与桶前值守,加强垃圾分类桶前监督指导和文明引导。
此外,社区推行垃圾分类“双积分”回馈激励机制,即,“奖励积分+文明积分”。居民可以凭奖励积分向社区兑现日常生活用品、社区服务。居民的文明积分,与社区垃圾分类达人、示范家庭评选等相关,便于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变强制为自觉,加快垃圾分类工作的进程。
据悉,今年年底前,每个社区评选出1个示范小区,1个免检小区。各社区党组织开展垃圾分类达人、示范家庭评选活动,每个社区评选出10户垃圾分类最美家庭,20名垃圾分类最美职工,20名垃圾分类达人。